盐城市大丰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盐城市大丰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     来源:大丰日报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指明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大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去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获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连续两次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所有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 40 万元,超50万元的村占比超60%,被纳入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区)培育计划……一项项荣誉、一串串数字,汇成我区“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壮阔画卷。

[“稳”字当头]

[铸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支撑,我区坚持“稳”字当头,集聚稳产保供、标准农田、农机装备“三大要素”,抓牢粮食安全生产。去年全年种粮面积202.22万亩、产量18.32亿斤,实现“十九连丰”,先后荣获“全省夏粮、夏油生产贡献突出单位”“全省全年粮食增产贡献突出单位”“全省扩种大豆和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绩突出单位”,全年两批4次获得通报表扬,全省唯一。

初春时节,大丰港华丰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长长的矩形渠和排水沟纵横交错,平整的机耕道穿插田间,抢春光、忙春耕、抓建设,广袤的田野上升腾起新的希望。以扛起粮食安全为重任,我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工程。去年,全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7.7万亩,其中国家项目15.7万亩,今年年底将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镜头切换至江苏金色农业刘庄种子加工中心,又一番农业科技“新景”。这里,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种,经过光选和色选等精选工艺程序后,“变身升级”为一包包优质水稻良种,即将被运往苏南以及淮北水稻主产区,供种植主体、大户选购。从稻麦良种“育、繁、推”到产业体系基地示范,金色农业通过科技辐射,为粮食稳产保供发挥关键作用,今年优质良种生产、加工、精选、保供总量预计达600万斤以上,可满足20万亩大田的用种需求。

一粒种,饱含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更蕴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我区全面推动种业振兴,攻关“卡脖子”技术,引入科技要素,开展产业化经营,在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常规稻麦繁种、蔬菜花卉特色种苗培育等方面聚力攻坚、力求突破,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目前,全区共拥有省优势特色种苗中心5家,建成华丰种业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工作站、金色农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3轮获得中央财政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去年完成杂交水稻制种面积7.3万亩,面积全省最大,全程机械化率全国最高。

[“链”上发力]

[挑起产业振兴“金扁担”]

连日来,大中街道元丰村一片片翠绿的大蒜田里,蒜苗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做好田间管理、春耕备耕等工作,为今年稳产稳收打下坚实基础。“大蒜全身都是宝,蒜苗、蒜薹、蒜头都可以卖钱。”现如今在我区,大蒜串起的产业链已遍布多个街道和乡镇。

产业振兴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集体增收”,一头挑着“农民致富”。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我区深入实施农业农村“112233”工程,聚焦大蒜、大葱2个特色产业,成立葱蒜产业发展促进会,集中力量培育30万亩大蒜、3万亩大葱,擦亮“裕华”大蒜、“江东”大葱品牌。在大蒜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招引农副产业深加工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同时,突破精深加工,以构建现代粮油果蔬加工产业链为中心,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链建设。佳丰粮油通过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公司各自优势,实现三大主体融合发展,并将闲散的农户资源嵌入油菜种植全产业链,如今已成为育种、种植、收购、加工、经营、销售、科技研发、农资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联合体,位列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延伸产业链,发力精深加工,有效提升了产业振兴“含金量”,“农旅融合”则“融”出产业振兴“新天地”。春天的大丰风景如画,花海彩田美不胜收。凭借独有的高颜值和生态优势,荷兰花海如今已成为游客的“宠儿”、景区的“顶流”。这里的景不止于美,更延伸着一条富民产业链。荷兰花海是国内唯一实现郁金香种球自主扩繁运用形成产业链的景区。小小的郁金香不仅倾注了花海人的汗水,也承载了周边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近年来,荷兰花海坚持农旅融合,实行联农带农,形成“种球公司+基地+农户”的郁金香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引导百姓种植球根类花卉,为农户优化种植品种、规划种植时间、提供种植技术,实现一颗种球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富民溢出效应。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我区充分发挥荷兰花海、梦幻迷宫、中华麋鹿园、野鹿荡、“恒北恒美·梨缘天下”等品牌效应,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旅产业链,原乡温泉度假村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全区去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037万人次,综合收入48亿元,休闲农业品牌数量全省最多。

[“聚”出动能]

[奏响和美乡村“蝶变曲”]

“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泉”,在大丰提及这样的盛景,市民们知道那一定是恒北村。 踏着初春的暖阳走进恒北村,近处,翠绿浸染的梨园一望无际;远处,青砖黛瓦中式别墅绿树掩映,清澈河水静静流淌,伴随声声鸟鸣,田园春景静谧美好。

“这些年村里环境好,产业发展好,村里人哪都不愿去了,都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话语里流露出喜悦和自豪。恒北村通过“党员带头、典型示范、户户参与”,建成省级水美乡村,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多年来,该村坚持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建、大家管”,举行“田间地头议”“村民视频协商议事”等活动,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建设和美乡村的内生动力,全体村民凝心聚力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子“旧貌换新颜”,迎来美丽蝶变。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以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我区聚合力量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8072户;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苏北唯一;白驹串场河水利风景区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各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走进刘庄镇友谊村,一排排“白墙黛瓦、飞檐套窗、竹篱花香”特色农房,既有乡土味,又有现代感。“感谢政府让我住上了新房子。”友谊新型农村社区村民曹荣德从56平方米的危房换成90平方米的新房,在政府补贴下,补足差价连装修和家电,仅花费8万元。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大丰以走在苏北前列的决心推进农房改善,高质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居住水平,去年启动新一轮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五年专项行动,全年完成农房改善 2665户,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总数达15个,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