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陈红红来丰调研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她要求,站在更高维度上科学考量、系统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不断优化镇村布局,精心规划设计,塑造特色风貌,“量”“质”兼具,为全市农房改善工作高水平推进作示范。区委书记薛盛堂、区委副书记陈湘珍陪同。
调研中,陈红红一行先后来到西团镇众心村、大中街道新团村、新丰镇太兴村,仔细了解农民集中居住点工程规划建设情况。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薛盛堂详细汇报了我区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推进情况。去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切实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区去年14个试点建设集中居住点规划建设2838户,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开工建设1299户,其中竣工889户、在建410户。
在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后,陈红红充分肯定我区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她强调,大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站在全省维度上科学考量、系统推进农房改善工作,“量”“质”兼具,为全市农房改善工作高水平推进作示范、作贡献。要优化镇村布局。坚持系统思维,抢抓发展机遇,把改善四类重点对象和国省干道、铁路沿线农民群众住房作为底线任务,以“不增加财政负担、镇村债务”为基本原则,扎实推进农房改善,切实提升农民住房条件。坚持高位推动,突出政策引导、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扎实做好“一镇十村”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要精心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统筹兼顾交通区位、公共服务、产业特色、基础设施等资源基础,做好公共空间、重要节点、环境、设施配套等具体设计。要塑造特色风貌。吸取传统乡村营建智慧,用好乡土建筑材料,确保新建农房与乡村环境相适应。强化滨水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做好村口等重点节点的环境营造。丰富绿化空间,形成富有特色的乡村景观,真正让农房有形象、有故事、有韵味。丰富乡村形态,塑造文化特色,让“一镇十村”试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防止“百村一面”和乡村景观城市化。做好新老村庄的衔接和融合,加快绿色节能概念的引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高质量加快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区领导韦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