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稳粮增收为抓手,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准施策,真抓实干,高质量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日前,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桂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韦桂和说,该局将抓实规模种养、抓好基地建设、抓牢质量安全,聚焦标准农业,筑牢产业融合发展的“压舱石”。突出稳产保供,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以小海芦笋、万盈药桑、大中果品、新丰花木等基地为基础,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积极对接上海农场和海丰米业,建立起订单种植基地。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与信息化追溯应用,重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推进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制,确保2021年规模主体巡查抽检率100%。
聚焦精细农业,厚植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源”。“我们将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体系,突出全产业链打造,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韦桂和表示,要培育新型主体,培优流通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设粮食烘储中心、果蔬加工中心,提炼价值,增加收益。依托上海农场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发挥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省沿海开发集团、苏果超市等合作共建单位市场优势,共同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确保2021年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额25.7亿元。
聚焦特色农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强磁场”。韦桂和说,该局将不断完善发展布局,重塑发展定位,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园区改造提升,重点打造荷兰花海、恒北梨园等休闲农业新亮点。通过发展品牌经济,以品牌引领推动农产品从“卖产品”向“卖商品”转型升级,放大“大丰仓”品牌效应,让“大丰仓”成为有容量、有容纳、有容度的全国影响力品牌。要发展种业经济,依托万建民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单位,研发优质杂交水稻品种1个以上,通过金色农业、华丰农业等单位进行扩繁,发挥丰收大地组培、荷兰花海种球研培等种业经济优势,抢占种业经济发展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