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丰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干道宽阔畅通,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来到乡村,错落有致的农家房屋,结实平整的水泥道路,处处体现新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区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下足绣花功夫,建好城市“会客厅”,美化乡村“后花园”,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市更靓、乡村更美,群众的生活更舒心。
[城乡共建和谐美]
漫步在人民路海派风情街,复古建筑、文化窗口、景观节点……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处处闪耀着老上海特有的情怀,恍惚间仿佛将人一下子拉回了“大上海”时代。人民路的尽头是东西走向的疏港路,顺着疏港路向北拐上水泥路,驻足的地方是数十幢蓝白相间的别墅,与之相邻的是环境优美的公园,弯弯的小河水清岸绿,成片树林生机勃发……这是三龙镇斗龙港村呈现的美丽景象。
长期以来,农民对“楼上楼下、超市酒吧”的城市生活翘首期盼,而这些城里的“标配”,如今在被人们称之为“乡下”的农村已成为现实。走在盛夏田野间,镇村建设的点点滴滴变化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新丰镇荷兰花海融合当地林网、涵闸等自然景观,打造荷兰风情特色,建设独具异域风情的4A级旅游景区,创造日接待35万游客的纪录;大中街道恒北村成功打造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特色,荣获中国特色农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最美乡村和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美誉;白驹镇狮子口村彰显出水浒文化特色、西团镇众心村展示苏北第一社区特色……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一幅幅融合共进的美丽画卷,让人不禁品味良久,沉浸其中。
[产业共兴谋致富]
大中街道恒北村以创建“全国最美乡村”为契机,围绕“梨缘天下,恒北恒美”主题,做强产业、做美村庄、做特旅游,发动村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如今该村家家栽果树,能人搞流通,果树产业已经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正像村民们描述的那样:“果品漂洋过海,钞票装满口袋。”像恒北村这样尝到产业甜头的镇村在我区比比皆是:白驹镇狮子口村的西瓜、葡萄;刘庄镇友谊村的洋葱、大棚蔬菜;小海镇海团村的药芹……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只有产业兴起来,农民钱包才能鼓起来。近年来,我区根据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积极推动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现如今,城乡特色产业带随处可见,新丰镇、西团镇、三龙镇等围绕各自特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丰镇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力促荷兰花海花卉、养老等产业蓬勃发展;西团镇以“全国一流的抛丸机产业集聚区”为发展定位,大力建设中国抛丸机产业基地,打造中国产业名镇;三龙镇斗龙港村以“中国小龙虾养殖加工出口基地”“黄海之滨特色渔村”为目标,做足渔家风情特色文章,“斗龙港”牌紫菜漂洋过海,远销日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幸福共享展笑颜]
走进安置小区,路面清爽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掩映,各栋楼前设立的便民晾晒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过去小区里面没地方晒衣服,大家到处拉绳子,不仅影响美观,邻里矛盾也时常发生。现在集中晾晒不仅环境整洁了,我们晾晒衣物也方便多了。”集中晾晒点的设置,让该小区居民交口称赞。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安居始终是群众最殷切的期盼。我区以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为切入点,重点改造提升小区建筑物本体和小区环境,实施雨污分流、墙面粉刷、绿化补植、管线下地等惠民工程。同时,改造楼道设施、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等,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2.6亿元,完成金丰小区、安置小区等2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今年继续投资3800万元,对恒生南苑等10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惠及2921户家庭。同时,为解决不少老旧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爬楼难”的问题,我区加装电梯工程摁下“快进键”。目前,康平小区A、B综合楼加装的3部电梯已投入使用,聚龙苑小区、幸福小区等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在紧张进行中,越来越多“老楼”即将变身“电梯洋房”。
走进南阳镇诚心新型农村社区,白墙黛瓦,绿树成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社区建筑风格清新典雅,富有田园气息。在对市区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同时,我区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统筹推进农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截至去年年底,我区完成农房改善14782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2个,被表彰为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今年1-6月份,全区完成农房改善914户。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