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盐城市大丰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发展特色产业 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     来源:大丰日报

建成30万亩大蒜、3万亩大葱特色产业基地,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农旅融合品牌数量全省最多,富民增收“六种模式”全省推广……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实“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集群集聚,夯实特色产业硬实力]

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我区紧扣“产业富民”导向,坚持“龙头带动+基地集群”抱团发展思维,统筹产业基础、资源分布、区位交通等因素,加快构建“四方发力”特色产业布局,一批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打造特色产业链集群。加快港区粮食(食品)加工物流产业园、351 省道果蔬农旅经济带等载体建设,做大做强粮食加工物流、油料加工、肉制品预制、葱蒜“四条特色产业链”,年内招引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 6 个,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4个,粮油果蔬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 87亿元。做强做优现代种业。我区连续两轮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连续三轮获得中央财政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今年已完成稻麦制繁种 42.5 万亩,其中杂交水稻制种8.5万亩。大力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和特色品种开发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杂交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展示中心,推动大丰种业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

[提质增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民增收价值链。培强主体再发力。培大育强喜登门油脂、佳丰油脂、温氏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转化增值,今年新培植销售超20亿元农业企业1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 家。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累计发展家庭农场6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67家,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500人。提升品质出实招。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严格质量把控,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省级绿色优质基地 23 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 85%。加强特色产业技术服务指导,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选派区镇两级农业科技专家 65 名,“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大户 650 户,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覆盖。塑创品牌求实效。借助“大丰仓”区域公共品牌效应,全力打造上海以及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 11 个,实现农产品入沪销售额 45 亿元。全面释放恒北村、海防村、诚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品牌价值,巩固提升“恒喜”“宏丰”等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持续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联农带农,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持续加强探索创新,深度挖掘产业潜力,努力让农民口袋“鼓”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拓宽富民路径。坚持因村因户制宜,大力推广“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劳务经济、农旅经济”等行之有效、可复制易操作的富民增收模式,让小庭院成就大经济、小辅房助力大产业、小手工展现大作为。三龙镇19个村发展庭院经济,利用 6000 亩自留地种植菊花,亩均效益超8000元。目前,“六种模式”共辐射带动农户 3.45 万户,户均增收 1.2 万元。推动利益共享。聚焦“组织化+市场化”,采取“企业+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形成牢固利益共同体。以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年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50万元,其中达100万元的超 50 个。恒北村牵头成立早酥梨专业合作社,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理事长,吸纳成员 3369 名,为果农提供“产供销”全流程服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 3.75 万元,其中果品收入 2.51 万元。强化政策激励。制定完善《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3000 万元,明确奖补标准,鼓励葱蒜品牌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等,对品种选育、科技平台、特色种养给予政策撬动,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